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

镜头机身理光

一直以来对于影像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往往是数码单反产品,但随着这些年的市场发展和技术革新,越来越多的关注焦点集中到了消费市场,从最早的卡片机争夺到最近的1年多的消费数码相机可换镜头产品,尤其是最近这一次革命更是挑战了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

可能有朋友刚看到这篇文章有点摸不着门道,这里先简单说一下关于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的发展。开端始于奥林巴斯/松下联合发布的Micro 4/3系统,将原本数码单反可换镜头系统保留的同时,利用消费数码相机CCD直接取景的优势,放弃了五棱镜反光目镜取景的结构,这样一来在相对小巧的机身上可以体杨到单反拍摄的乐趣。

直到即将过去的2009年末之际,理光作为传统的消费数码相机厂商推了首款可换镜头数码相机,这是除Micro 4/3系统之后首家推出不同规格产品的厂商,但另很多玩家看不懂的设计结构在上市之初遭到一片谩骂声,这反而引起了同事之间的一番议论,大家都开始对两中不同设计风格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开始讨论。

基本围绕着一下两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1:对理光刚出的新品的评价如何,怎样看待这样的机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2:对奥林巴斯刚出的新品E-P2,对它的评价又如何了?

数码影像主编——沈志浩

GXR的延展性 通用性比较好啦 可以对应各家的产品接口 适用性强 但是后期投入就会比较多 接口多么 故障的可能性也会多

E—P2么还是太大太沉且握持感觉不佳,如果考虑购买皮套和背带又及格不菲,离卡片还有距离。

数码影像编辑——王上融

理光GXR与其说是买相机,还不如说是买镜头和影像感应器。对于发烧友和理光迷来说是好东西。但一般摄影爱好者应该比较难以接受理光GXR的后期投入。

数码影像评测编辑——顾炯

1.有想法,但不实用。算是一个新的思路,以后数码相机也玩DIY?

2.外置取景器很嗲,但机身还是太大太重,价格也高,离普及还任重道远

当然除了以上几位的表态之外,零星的意见也有许多,尤其是一部分同事都在期待Nikon、Canon、Sony各家的动向,从已知的消息看这三家的产品还没有具体定性,上市时间最早也将是2010年下半年,对于Micro 4/3系统和GXR系统没有任何影响,反而倒是三星的APS- c可换镜头系统,从公布的资料和样机看系统非常成熟,机身大致为两款NX和NC,镜头方面有点类似松下的G系统,从饼干到超广变焦几乎都覆盖到了。

不过对于已发售新机,个人倒是有很多想说的看法。

再来谈谈我的看法。

回答问题1:理光新机在这次的消费相机的设计上完全做到了突破,最大的优势和劣势可能就是在镜头同捆传感器上,购买者的投入每次的成本要高出许多,如果一旦出现故障的频率较高将直接影响到理光GXR系列的销售。但扩展应用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通过在台湾发布时的照片看到,理光GXR的机身除了接驳镜头之外,还可以理工模块的功能化设计,做到转接无线摄像头、打印机、存储介质的硬盘(未来可能是高速的SSD),这样的好处是一机多用,为履行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设备和充电器,坏处是可能是要购买更多的电池。

还有一点,如果理光为例如尼康/佳能/宾得/索尼 制造转接模块的话,变相的又可以推出自己的机身组件,网络上最近也看到了有PS的照片,其中就包括啊了M4/3和alpha系统的。

再来看看价格方面透露的消息,24-72mm镜头的价格300英镑,50mm镜头600英镑,GXR机身420英镑。单镜头购买的价格将会在720~1020英镑(近万元人民币)左右,双镜头套机价格将会达到1320英镑(1万5千元人民币左右),这样的价格在时下的市场很难对于入门单反产品做出冲击,毕竟市场中入门单反双头套头产品4500元人民币已经能够轻松买入。所以理光的定位看来非常高端,或者说作为一个技术标杆的产品只为赚足眼球,之后还会有更为实际的产品推出。

回答问题2:奥林巴斯E-P2的推出确实非常让你兴奋,但是试用之后的感觉是这只是一款应该命名为奥林巴斯E-P1.5的机型,机身整体的提升只局限在了EVF和滤镜功能上的追加,相对同期发布的松下GF1系列,无论是机身上的变化,还是对焦上的提升,再或者是推出的多款镜头看,E-P2要处在下风。其次,内闪的缺失对于一款消费相机来说又产生了一个致命的伤害,当大家拍摄的时候不能同时使用EVF和闪光灯,就会出现非常纠结的情绪,反而转投GF1这类机型。

并且试用期间一直对于滤镜模式下的视频产生浓厚兴趣,但还是有失望的地方,滤镜给了使用者更好的拍摄模式,不尽如人意的是加上滤镜模式后的视频文件有明显的丢帧现象。

当然,奥林巴斯E-P系列提供给大家的拍摄感觉一直是多款相机中最好的,艺术滤镜组合各种比例的照片模式对于E- P系列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命脉,不过技术难度相对要低一些,已经有很多厂商开始为自己的机身添加这想功能。再者E- P系列的机身防抖功能也提供了购买者一个很好的选择余地。

镜头作为可换镜头相机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奥林巴斯在选择上相对要比竞争对手少了些许,同时产能上的问题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已经有网友提及购买奥林巴斯的机身使用松下镜头的组合方法,可见对于奥林巴斯的镜头销售又一次的发出了警告信号。

同样的看看价格问题,相对新发布的理光GXR确实要便宜不少,不过消费者购买的时候总有一种更偏更实惠的心态。如何将购买者的价格标准和奥林巴斯的实际价值标准划上等号是现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不过在这次杭博会期间试用时听到,周文龙部长提及将会有相对E-P1/2跟具性价比的产品推出,这点确实可取,但是厂商在设计上要考虑到购买者对于功能的喜好,因该在未来还能做出更好的发展。
(文章来源: 天极网

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