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

效果功能图片

单反曾经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专业、严谨、操作复杂、相对乏味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数码产品价格的步步回落,以及单反产品逐渐的入门化,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单反。虽然如此,很多人买了单反之后可能永远只使用它的P档或者自动档,接下来也只会用用之类简单的功能操作,并没有发挥出单反的真正实力。

最近新推出的单反真的试图逐渐改变这个问题,不仅简化了很多的按键操作,同时也意识到机内功能的重要性。尼康D3000就是其中的典范,虽然从外形上来看,它与前辈D60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把快门区域的造型与其他新品作了一个统一。但事实上他的机内软件和功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他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吧。

首先尼康将其升级到了3寸的LCD大屏,对于目前的入门产品来说,这也是非常少见的,不仅可以使图片显示效果有质的提升,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大的屏幕也能看得更加清楚。D3000全面继承了高端型号上的智能场景识别系统,对于用户来说这个功能最大的意义在于完全不需要判断要针对环境作什么样的设置,这些专业摄影师的工作完全都交由机器来完成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智能化?

目前尼康入门类的机器已经普遍改用了4位数的标号,包括D5000和D3000。毕竟D60之后已经都是使用过的数字了。

侧面的橡胶盖打开后就是数据接口,除了常规的USB之外没有设置HDMI接口。

作为一款入门产品,尼康也为目标用户进行了细节上的专门设计,比如新增的GUIDE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GUIDE模式事实上就是对菜单作了很好的归纳,并且每一个菜单都会给出很好的注释,几乎做到了不看菜单就能对大部分的功能操作了然于胸,真是相当的厉害。

作为引导菜单,每个选项还有非常直观的图标进行指示,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整个菜单的风格也与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个人认为更漂亮也更接近消费级产品的表现方式了。

D3000的体积一如既往地小巧,一直与很多MM看到后都会惊呼“太可爱了”。配套的镜头为新款的18-55mmVR,整体与机身的外观也很协调。

D3000配置的锂电池容量为1080mAh,相对专业产品来说容量似乎显得有些小。不过按照以往D60的使用经验来说,维持1天的拍摄是绰绰有余的。

说到拍摄乐趣就必须提到本文重点中的重点,D3000的润饰功能。虽然这个功能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尼康的单反产品上了,但是D3000上却多了一个只此一家的功能“模型效果”。上图中的界面就是在进行“模型效果”处理时,选择焦点清晰的区域。整体效果完成后可以将拍摄的场景处理成如同模型沙盘一般。

这个功能必须是在拍摄后在菜单中选择,不过并不是所有场景都能很明显的突出这个效果,应该尽量选择俯视的场景,“模型效果”就会越加明显。选择“模型效果”选项后,就可以在所有拍摄的照片中进行选择,最后选取自己需要处理的照片即可。

左侧为原始图片 右侧为处理后图片

接下去我们就来看看实际处理的效果了。虽然我们选择处理了照片,但是系统会另外生成一张效果图片,原始的照片仍然会被保留。由于目前提供的是缩略图,点击放大后效果会更加明显。

左侧为原始图片 右侧为处理后图片

单纯的风景可能很难表现出微缩模型的效果,而如果有一些如车子之类的单体,效果就会明显很多,他其实是在原本不会出现强烈虚化的画面中增加软件的虚化,营造出更强烈的景深感,欺骗人的眼睛从而达到微观世界的效果。

左侧为原始图片 右侧为处理后图片

左侧为原始图片 右侧为处理后图片

仔细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经过“模型效果”功能处理之后,似乎还会将画面的色彩进行一定的强化,颜色变得更加鲜艳了。

轮廓效果

当然除了“模型效果”之外,还有更多的“润饰功能”可供选择,轮廓效果也是其中之一,它可以营造出如同铅笔素描一样的效果,使得D3000的后期能力已经不仅仅是画面修饰那么简单了,甚至可以说是创作。

左侧为原始图片 右侧为处理后图片

总的来说目前的新品已经不仅仅在易用性上下功夫了,更多的去考虑功能的趣味性和毫无拍摄经验用户的上手速度。也可以使得入门单反摘掉“太专业,不好用”的帽子了。
(文章来源: 天极网

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