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

镜头ISO焦段

随着时代的前进发展,购买数码单反的时大家也开始认可了套机就是最完美的组合了。但最近重温被称为摄影圣经的《纽摄》看到首句又有了新的想法, “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相机这个尤物,而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摄影教材

可能说我们劳苦大众喜欢的摄影还算不上升到艺术的地步,但对于完美事物的追求应该还是相同的,试想已经生活在这个高度发达的的城市中,天天穿梭在钢精水泥早就的森林之中,每天机械化的上下班已经让生活的色彩灰暗了许多,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摄影变的如此机械又了无生趣吧。

奥林巴斯 E-P1 壁纸

当大家都在眼睛死盯着上半年画幅大小,以及单反的可拍摄视频功能的时候,下半年最大的数码相机热点悄然的出现,就是《Micro4/3可换镜头相机 奥林巴斯E-P1发布》,本站之前在首都拿到此款产品之后,有幸在零售版产品正事发售前一窥双套头包装的外观《奥林巴斯E-P1双镜套装 伪开箱欣赏》。

看似与开头所说的话题并没有多大的联系。但当奥林巴斯E-P1发布之后本站编辑一直收到来自群乐、邮件、以及及时通讯工具上的“轰炸”,多数还是停留在机身的实际应用上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以及产品的购买性和性价比之类的话题,不过有位网友很有意思的表示了对于转接镜头方面的浓厚兴趣,特别是老款的OM系列镜头通过转接后的实际效果。

这里有两点很难得,首先是对这位网友的关注方向很难得,其次就是很难得有这样的一款相机让大家去尝试不同的拍摄感受。而习惯了来相机就做评测,言语犀利的评述各家相机有略的编辑们,开始了一次对于传统评测的颠覆,不再死板的拿数据说话,今天我们放下这一切看似浮云的东西,单纯的从奥林巴斯E-P1+OM镜头的组合中欣赏这样的快乐。

既然说到转接,就不得不谈的是大家关心的法兰距及卡口大小问题,由于取消了反光板组件另奥林巴斯E-P1的法兰距缩短,这样一来机身的大小整体缩小获得可能,随之产生的卡口大小改变造成了新旧ZUIKO镜头的应用问题,要想在原本肥大的单反机身更为轻盈小巧的同时享受可更换镜头拍摄的乐趣。那只有借助转接为主要手段了。

奥林巴斯Micro 4/3系统法兰距明显缩短

通用法兰距列表

稍早听闻奥林巴斯E-P1之际本站已经做过详细解释《旁轴新思路 奥林巴斯MICRO4/3影像新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奥林巴斯E-P1要想能够使用OM系列的镜头,就必须模拟一个相应的环境给它使用,而官方的OM转接Micro 4/3镜头就可以很好的起到这个作用。

奥林巴斯燤F-2

MF-2是专门为M4/3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E-P1设计的转接环,适用于奥林巴斯银盐相机的所有OM系列镜头。由于老款镜头没有电子触电设计,转接镜头MF-2也只是模拟了OM系列相机的法兰距,来实现奥林巴斯E-P1转接使用的目的。

奥林巴斯燤MF-1

当然在转接上除了今天要重点说的OM系列镜头,还有原厂奥林巴斯MMF-1也是专门为M4/3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E-P1设计的转接环,适用于所有ZUIKO DIGITAL 4/3镜头。此外,其它厂家生产的4/3镜头也可使用。MMF-1配置了电子触点,当使用了兼容于高速成像AF的镜头时,相机可进行具有平滑自动对焦能力的实时取景拍摄。

网络上还有其他第三方生产的转接镜头也于稍早之前发布,这样一来可以让Micro 4/3系列相机支持更多的镜头群,让拍摄变的更加有趣和丰富了。

说了那么多的来龙去脉,还是要回到具体的试用上,这次有幸获得的OM镜头分别是奥林巴斯 Olympus OM-SYSTEM F.ZUIKO AUTO-S 1:1.8 f=50mm 手动标准镜头和奥林巴斯Olympus OM-SYSTEM S.ZUIKO AUTO-ZOOM 35-70mm 1:3.5-4.6 变焦镜头。

奥林巴斯 OM系列镜头转接

不过CCD尺寸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等效于135相机的倍率系数并没有改变依旧是2倍左右,也就是让原本50mm的定焦标头变成一款100mm适合拍摄人像的中焦镜头,乐趣就是在这一转一接中突然的爆发出来,不过2倍的转换系数也让很多朋友的广角镜头一下没了活力。

Olympus OM-SYSTEM F.ZUIKO AUTO-S 1:1.8 f=50mm

16:9模式下拍摄

作为拍摄的机身环境奥林巴斯E-P1提供了多种的拍摄比例,除通常的4:3之外还拥有了电影宽荧幕风格的16:9,中画幅的6:6,以及35mm胶片时代的3:2格式,这次的使用过程中多以宽幅的16:9与4:3来记录,个人感觉画面的表现力更多的考验拍摄者的临场发挥。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0.62秒

ISO:4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30秒

ISO:4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40秒

ISO:2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5秒

4:3模式拍摄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5秒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30秒

ISO:4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40秒

这一系列的照片欣赏过后,大家会发现照片中的景物其实都是很生活的一些细节,而在OM 50mm镜头结合奥林巴斯E-P1之后,感觉更为生动了。

Olympus OM-SYSTEM S.ZUIKO AUTO-ZOOM 35-70mm 1:3.5-4.6

16:9模式下拍摄

ISO:100 焦段:140mm 光圈:未知 快门:1/50秒

ISO:100 焦段:7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50秒

4:3模式下拍摄

ISO:400 焦段:14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500秒

ISO:400 焦段:14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500秒

ISO:100 焦段:70mm 光圈:未知 快门:1/30秒

ISO:100 焦段:70mm 光圈:未知 快门:1/80秒

由于2倍的系数换算之后,同样的这枚原本只是相对普通的OM镜头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俨然成为了一枚拥有了70~140mm的长焦镜头,而相对如今70-200mm镜头动则巨大的体积和重量来说,绝对是要负担小去不少。

六种艺术滤镜

除常规的拍摄之外,不得不提及的就是艺术滤镜的帮助,既然开头说了要把自己的生活装点的有艺术气息,借最近很火的本地笑星周立波的一句话:“这就是清水台型!”,当然到底有多少的水分在里面还是要看实际的表现说话的。

柔焦效果拍摄

针孔相机效果

柔光效果拍摄

浓郁色调效果

淡化及增亮色调效果

怀旧照片颗粒效果

虽然只是简单的测试了同一场景下的不同滤镜表现,但是很明显的说明了就算是一个简单的饭盒,通过这六种不同的滤镜处理,在画面的表现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复古的深邃的怀旧、浓郁色彩、针孔效果,让照片给人一种厚重感被摄主题也更加突出,而淡化、柔光、柔焦效果让照片在亦真亦幻的画面中徘徊,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

完美肖像场景模式

除六种艺术滤镜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使用的拍摄模式——完美肖像,实际拍摄后确实将原本皮肤的肤色明显提升,尤其是女孩子的红润色泽更为动人,原本皮肤的粗糙感几乎消失的一干二净,而被摄主体的其他部分则没有受到机内软件处理的影响很好的保持了原图的风格。当然拍摄者对于机内处理的效果不太满意也没有关系,机身自动保存了原图及优化后的两张照片,方便拍摄者的后期处理。

左:原图 右:完美肖像

其他样片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0秒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00秒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50秒

ISO:4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80秒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1000秒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3秒

ISO:100 焦段:14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000秒

ISO:100 焦段:5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00秒

ISO:100 焦段:70mm 光圈:未知 快门:1/20秒

编辑总结:

奥林巴斯E-P1作为一款打入消费数码相机领域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经过OM镜头的洗礼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当然除了OM镜头的转接可以选择之外,同为4/3阵营的松下镜头,甚至于福伦达的镜头都可以通过转接的方式在这小巧的机身上得到应用。不久前的CHINAJOY2009上已经看到很多有同样追求的朋友开始了转接的玩法,还需要大家的身体健硕一些,否则很难长时间享受这样的美妙。

优点:转接提供了更多的乐趣

缺点:旧款手动镜头对焦上需要一定的经验
(文章来源: 天极网

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