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摄我们不过
抵达延吉
非常感谢收到奥林巴斯的邀请前往长白山进行E-M5的产品体验活动,出行前收到了相关的行程介绍,连续的早起着实被吓了一跳。不过直到整个行程结束,仍然有些意犹未尽,恨当时起得还不够早。可以说整个活动的行程完全是创作之旅,没有走马观花的旅行成分在内,随行的于云天老师和朱恩光也都进行了充分的拍摄指导。
经过2个小时的空中飞行,我们来到了吉林延吉一个非常靠近朝鲜的城市,虽然去过不少地方,来到吉林还是第一次。延吉给我的感觉就是自然,非常的自然,没有经过过渡的开发留给我们的都是纯净的蓝天和清新的空气。
入住美人松宾馆
由于有当地的摄影师帮我们提前安排,在延吉居住的地方也相当的不错,美人松宾馆。知道我们的到来,宾馆还特意打出了标语欢迎。
美人湖晨雾
入住宾馆的当天晚上,当地知名的摄影师陆晓路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13年拍摄长白山的成果作品,说实话当时的展示确实激发了我们的拍摄思路。特别是驻地背后的美人湖晨雾使得我们赞叹不已。第二天清早3点我便与同屋的兄弟相约出去拍摄晨雾,运气非常好我们出去的正是时候,湖面雾气正浓,而天边隐隐有些亮了起来。虽然蚊群连成雾一般,但我们的拍摄性质仍然不减,应该说能在大多数人不在的时候拍摄是幸福的。
长白山西坡景区
虽然起得比较早,但也抵不过上长白山的兴奋,抵达了才发现现在的长白山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景区,景区大门造的气势恢宏,多了一分现代化,少了一分自然的亲近感。
高山花园
进去之后虽然是晴天艳阳高照,但是由于浓重的水汽,空气通透度并不是很高并伴随着一些闷热的感觉。天空完全没有湛蓝的感觉是一片的白茫茫。这个时候依靠E-M5内置的戏剧模式可以很好的烘托一些气氛加强天空的层次。
季节正当时
我们浏览的第一个景点是著名的高山花园,说是景点实在是真正的景点,都用粗大的护木拦了开来,不过想想也对全开放估计不出1周这片绿地就不存在了吧。
戏剧模式
那片花怎么构图都觉得不怎么舒服,还是看看开阔的大路比较对我的胃口,当大家都看着一个方向的时候,我想还是摇开我的镜头吧。
颇具视觉效果的树
戏剧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有一点我喜欢的魔幻感,同时能让很普通的画面有一些大场景的感觉,之后我还会大量的用到这个效果。
云雨天池西坡路
离开了高山花园之后就要正式开始我们的长白山西坡之旅了,虽然刚才还是阳光明媚但是随着海拔的身高,天气状况可就不那么乐观了。密布的乌云似乎随时都会压下来,蜿蜒的人群拾级而上,刚开始爬还没什么感觉,过了400级台阶就开始有些乏力了,后面可还有1000级。
赶着下山的人群
边上山,开始慢慢下起了雨,下山的人群加快了脚步。我还在慢慢的挪动,超过800级台阶觉得身体哪儿哪儿都不得劲。
E-M5防水性能出众
好不容易攀到山顶,等待着我们的可是狂风暴雨,不过我可是心中窃喜。看着其他游人疯狂的包裹自己的单反相机,我仍然淡定的撑开脚架,继续拍摄。事实证明E-M5在这样的疾风骤雨之下依然工作如初完全没有问题。即便让我小小担心这枚12-50mm电动变焦镜头也正常运作。
暴雨降临天池
由于大雨滂沱,天池的景色可以说是别有一番风味。不同于以往的大气宁静,更多的是一种阴沉、霸气。
小番茄那么大的冰雹
下山之后,大雨逐步升级成了冰雹,小番茄那么大的冰雹颗粒打在身上噼噼啪啪的。不过有趣的是这样的画面微单里也只有E-M5可以安然拍摄了吧。
乌云压境
随着下山的路,雨逐渐停了下来,但是阴云仍然挥之不去。用戏剧模式拍摄将画面中的世界分为三个世界,有些以为在其中。
山间小道
快到山脚了,看到远处的山坡色彩漂亮,光线也较为充足,不过总觉得少些什么。只能耐心等待了,慢慢挪步等了10多分钟终于看到远处来了一辆车赶紧抓拍了几张。
事实上第一天的拍摄就到此为止了,迎接我们的是第二天早上的硬菜地下森林的拍摄,得赶紧回去休息休息。
3点起床
第二天清晨3点起床,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可能是有些兴奋可能是山中的空气含氧量高,草草的刷洗了一下就到门口等待集合出发了。虽然只是3点半,但是天边已经有些蒙蒙亮,上图是曝光30秒左右留下的图像。
山涧穿流
地下森林就在我们驻地的边上,步行5分钟就能进入。由于是清晨时分,露水打湿了地面,木质的栈道非常湿滑,包括我在内不少同行的朋友都中招滑倒了,不过好在木制的地面比较疏松也不怎么痛。
由于初次来到这个地方对于四周的环境都不怎么熟悉,所以开始基本都是跟随几位摄影老师的带领,特别是13年拍摄长白山专题的陆晓路老师,所到之处基本都是让人眼睛一亮的画面。
局部的美
当然光靠在木栈道上走动确实也很那拍摄出不同于其他人的照片,所以必须得非常靠近山涧才能有些不同的画面。由于丛林里都是原始的植被,每跨出一步都要用三脚架探探虚实,不然一脚踩空掉进山涧之中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好在几次下探都有惊无险,也拍摄到了自己想要的画面。
潺潺流水
天逐渐亮了起来,已经不能获取像刚才那样缓慢的水流画面。不过1秒左右的曝光能使得水流略显湍急也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也能隐约塑造出水下水头的造型。
原始的菌菇植被
由于当地管理比较完善,木栈道之外必然是原始之地,所有的植被无论是“生老病死”都保持了原貌。不少枯木上有不少菌菇类的植物,不过对此没什么研究只是觉得晶莹剔透特别的好看。
残木为小桥
这个场景同行的朱恩光老师也拍摄了,不过构图比我更加局部也更加有趣味。看来在这方面还是要多做减法,需要多多修炼。
林间小瀑布
这个画面反复拍摄了多次,回程时拍摄的这次自己较为喜欢。相对局部的构图画面中的信息也不会有太多的互相干扰。不过回来之后仔细看了下还是有二次构图的余地。
逆光的植物
到了5点阳光开始逐渐透过枝丫间投射进来,营造一些逆光的光影效果,画面层次更加丰富。同时E-M5的阴影提亮也使得画面细节更加丰富。
晨光洒在树间
进入林子前我也拍摄了这个画面,但不怎么令人满意。离开时一束阳光射入赶紧把握这个时机。同时配合“淡化及增量色调效果”,营造出一些指环王中的魔幻感觉。
一束晨曦
一束光线的射入很有立体感,似乎空气都有体积了的感觉。
上北坡的车队
回到驻地稍事休息,下一个行程就是直奔天池的北坡景区。不过这次不需要靠自己的双脚,有专门的车队一路盘山而上。
观赏天池的人龙
到了山顶我发现我错了,我还是要靠自己的双脚,并且山上似乎已经被“占领”了。
天池一角
天气的状况并不十分如人意,不过比之昨天的情况已经是晴空万里了,没有能运气好到拍摄完美的天池但至少还有个一个局部可以分享他的宁静与亮丽。
远眺天池
于云天老师说,拍摄完美天池的人太多了,所以你还拍摄截取那这就是你的独一无二。
下山路迷蒙
走马观花的看完天池走上下山的路,除了一条小径,周围都是一片荒凉,据说那一边就是朝鲜。
浓郁色彩模式的树根
离开北坡之后我们进入了长白山大峡谷,与其说是峡谷,说是沟渠更合适些,它的看点并不在起伏连绵的山脉而在于原始植被的苍翠。
3张图片拼接
说到这张图片,不得不先提一下之前看过得一期国家地理杂志,其中介绍的是美国摄影师Michael Nichols为了拍摄美国加州的巨型红杉动用了升降设备连续拍摄了数百张图片拼合成一张才展示了加州红杉的全貌。当然我这次拍摄的树木原不及加州红杉高大,不过小小的玩了一把拼接也很有趣味。上图是3张:1的图片进行拼接,人的比例大致比错乱的树根略高。
机身自带曲线调整便于拍摄黑白照片
E-M5机顶的曲线设置快捷按键非常的好用,特别对于黑白照片的表现,能够快速的调整到自己想要的黑白层次及明暗对比,用过的都说好。
原始植物生态环境
长白山的林子都是原始植被,并且生老病死都不会去人为干扰,有倒下的残枝有新生的粗壮,颇有些探秘的感觉。
很具气场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张照片,唯一的遗憾是那株白色的小花,如果没有这个小花,干净的画面就让我觉得特别的安静,特别的四平八稳。
拍摄的时候非常巧,树背后的云层如同开天了一般。再配合戏剧模式的效果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一张做桌面的图片
一张我准备用来作为桌面的图片,侧逆光温馨舒适充满了正能量。进入王池前的这段路仿如仙境一般。
逆光表现树叶的层次分明
由于王池景点仍然只能在周围的栈道上行走,想要拍摄王池的全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局部的拍摄就成了我们的首选。幸好当时逆光表现的也相当有趣味。
宁静的王池让我找到亚丁珍珠海的回忆
来到王池让我想起了前些年去亚丁的经历,美丽的珍珠海和牛奶海,在王池我有找到了那份安静、神秘的感觉。
淡色及增量色调
经过一个树丛黄昏的光线照射进来,希望有些冷色调的表现,又到了使用“淡色及增量色调”的时候,有没有指环王中魔法爆发的效果?
浓郁色彩模式色彩养眼
宁静的王池透着各种绿色,原始的湖面如此的安静。虽然处于逆光的暗部,使用浓郁色调模式可以让画面的颜色更加亮丽,顺道还能提升暗部的一些细节。
离开前的余晖
结束了今天的行程,托着疲惫的身体准备往驻地赶,离开北坡景区前又遇到了令人不忍忽视的光线,于是乎同志们又抵着蚊子的侵扰继续拍摄,不过这里大家都拍了比较正常的照片。于云天老师则利用曝光时变焦的手法变现了一张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照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摄影需要唯一性。
摄影大师合影
在活动的最后朱恩光老师和于云天老师都用自己的作品像大家展示了摄影的含义,也让我们获益匪浅。希望下次仍然能有这样的机会,寻美景、受教益。
(文章来源: 天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