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

zhaosg555D滤镜

笔者最近在国内著名摄影论坛上看到了一个今年到目前为止最牛的器材DIY帖子。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叫zhaosg55的网友在外出拍摄时出现意外情况,佳能EOS 5D不幸进水,zhaosg55首先选择了去canon维修站处理,但是canon维修站开出的价钱大约是8000大洋。面对这高昂的修理费用,无奈之下,zhaosg55决定自己动手一探究竟,死马当活马医。经过了几番尝试后,zhaosg55终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众多网友的建议创造了奇迹,新中国的第一部红外5D也就这样诞生了。

真实情景再现:

2007年5月7日,zhaosg55还处于假期的兴奋状态中,于是乎决定背上他的长枪短炮变定头约好友出去发癫。

开始先用5D拍下石榴花

换14mm再拍张广场

随后,zhaosg55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准备换XBIS,就在这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突然地面草坪自动喷淋系统发飙,5D算彻底的洗了一个免费淋浴,zhaosg55发觉大事不妙,赶紧卸电池,用面纸擦干机身,但似乎已晚,反光镜中已有水滴若干了,一个字:惨,两个字:倒霉,三个字:“中头彩”,四个字:“千载难逢”。

晚上,zhaosg55对白色背景拍摄,结果如图:

拍摄照片明显有水的痕迹

次日,zhaosg55直接把5D拿到canon维修站去处理,zhaosg55在那又进行了一次试拍,结果如下图,发现更加严重了。canon维修站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是CMOS损坏,预计修理费要8000大洋。天啊,这不是打劫吗?

面对这高昂的维修费用,zhaosg55决定放弃让canon站修理,他决定自己动手,死马当活马医。

5D就是这样无任何保护被袭的

zhaosg55参照阿君网友提供的5D结构分解图开始动手拆解5D。

先拆解目镜

松螺丝

揭开后盖

继续拆

终于拆下了CMOS

将CMOS取下

仔细排查

分解CMOS滤镜和成像单元

CMOS无异常,表面非常洁净,以用密封盒装好

事情发展到现在,zhaosg55做出大胆预测,问题肯定出在滤镜上,淡绿色的滤镜,水痕根本无法擦除,这下事情可大了,zhaosg55分析可能是水里含有的杂质造成滤镜表面镀膜损伤。问题能否解决?该如何解决?zhaosg55心里泛起了嘀咕。难道“一滴水”可以要了 5D 的命?也太娇贵啦。他开始怀念早已出手的1V。

面对5D哭泣的残疾躯体,zhaosg55想破了脑袋,还是没有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此时只有睡觉才能使zhaosg55走出困惑,他决定醒来再说。网友们对zhaosg55的遭遇都深表同情,纷纷发来慰问。与此同时大家更是献计献策,也有一部分人处于观望状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zhaosg55在尝试蒸馏水擦洗等办法后,问题依旧。zhaosg55最终得出结论:“低通滤镜”的镀膜损伤,且无法修复。鉴定完毕。

就在zhaosg55一筹莫展的时候,zhaosg55接受了一位网友的建议,决定DIY 5D,只图一乐。目前zhaosg55心中产生了两套方案,一是单纯的去掉“低通滤镜”,二是更加大胆的打造一部红外5D玩玩。是选择中规中矩的去掉低通滤镜还是选择独具匠心的把它改造成红外5D?反正就是个玩,zhaosg55决定两种方法都尝试下,看看效果。

首先,zhaosg55尝试了去掉“低通滤镜”以后的拍摄。拍摄效果如下:

1.成像、聚焦等均无影响;

2.感光度感觉被提升1级;

3.PP红色超重 ,手持拍照[小绿 300mm端 ISO:1600]

以下是去掉“低通滤镜”拍摄的照片

改变改变RAW文件色温的照片

在休整了几天后,zhaosg55找到了一红外滤镜,截止频率为 850nm。zhaosg55开始对其DIY。

zhaosg55已经搞到了低通滤镜,正在旅途中,恢复5D真是指日可待啊。同时,他开始加工红外滤镜,看来想把5D改造成红外相机的决心已定,并且还买了台1D Mark III。铁定将5D作为副机使用了。

2007年5月18日:zhaosg55开始DIY滤镜。

滤镜 DIY 过程:

1. 将直径72mm 850nm 红外镜,去框;

2. 粗略裁剪一下;如图

3. 准备精细裁剪,根据本人的水平将裁为比原滤镜大 1.5mm 边长大小(以防炸口损伤);

4. 研磨边沿,已达到原5D滤镜尺寸需求

对于“红外滤镜”而言,不成功,便成仁!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007年5月20日:红外滤镜已切割完毕,准备磨边。

zhaosg55顶着烈日,去买了一块 “油石”,准备用它给红外滤镜磨边。

改造的同时,zhaosg55还把自己的新机1D Mark III那出来秀一秀,有如此强大的后备军,zhaosg55改造红外5D已无后顾之忧了。

打磨工作顺利的进行着,可想而知过程是极其无聊且提心吊胆。

zhaosg55反复校核尺寸,争取使红外滤镜与原低通滤镜的尺寸基本一致。(绿色为原滤镜)

zhaosg55现在拆装5D CMOS 2分钟即可搞定。

非常熟练的再次分解5D

分解CMOS滤镜固定框

清除原残余封胶

验证打磨成果的时候到了,zhaosg55小心的放置红外镜。结果是皆大欢喜,尺寸正好,没费任何周折。

封胶工作正式开始了,这可是是个细致活,胶的溢出率较难控制,稍有不甚前面的工作将功亏一篑。

zhaosg55选了2种密封胶

封胶工作被小心翼翼的进行着……

封胶完毕了,zhaosg55对封胶的结果并不满意,决定等24小时后胶水凝固再作处理。如果残留胶质不好清除,那就:“重复,重复,再重复”。同时,zhaosg55又在网上发出了求救,寻求最佳的封胶方法。一时间zhaosg55需要帮助的消息在坛子里散布开来,网友们的意见真可谓五花八门,也有些意见极具建设性。

zhaosg55吸取了一位网友的意见,开始寻找粗大针头,足迹遍及医药超市、兽医站、化工站。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在化工站买到了工业用的针管和针头。zhaosg55将针头剪短锉出斜面,针孔约1mm左右。并且在针头上部锉出一个缺口。

zhaosg55对红外透镜重新封胶,百般折腾,还是有些印迹。他也不管那么多了,如果能够成像,他将重新 DIY 一片,不信它不行。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zhaosg55终于将5D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至于本次DIY能否成功,还需要通过实际拍摄来检验。

装配完的红外CMOS组件

红外EOS 5D初步打造完成

可能是一部能用的内藏红外能力的5D

2007年5月23日,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了。zhaosg55发出了一些使用这款“带红外能力5D”的样片。看到样片后,网友们震惊了,他们居然见证了中国第一部红外5D的诞生,一时间,坛子里沸腾了。

以下是zhaosg55尝试着拍摄的样片。

0点,没什么可拍得,打开红外灶,看一看能拍出什么结果,目测下只有一点红光而已。光圈值恒定7.1,从10s递增快门速度连拍20余张,直到这张才成像,其它都严重过曝,白板一块。

文件名 IMG_3817.CR2

相机型号 Canon EOS 5D

拍摄模式 手动曝光

Tv(快门速度) 1/80

Av(光圈值) 7.1

测光模式 局部测光

ISO 感光度 100

镜头 EF85mm f/1.2L USM

焦距 85.0 mm

图像大小 4368x2912

图像质量 RAW

闪光灯 关

白平衡模式 钨丝灯

自动对焦模式 手动対焦

照片风格 用户定义1(标准)

关闭红外灶,等待约4~5分钟以后,目测已经完全黑掉了,再次重拍,出现如下景象,恐怖。

文件名 IMG_3821.CR2

相机型号 Canon EOS 5D

拍摄模式 手动曝光

Tv(快门速度) 30

Av(光圈值) 16.0

测光模式 局部测光

ISO 感光度 100

镜头 EF85mm f/1.2L USM

焦距 85.0 mm

图像大小 4368x2912

图像质量 RAW

闪光灯 关

白平衡模式 钨丝灯

自动对焦模式 手动対焦

照片风格 用户定义1(标准)

改装后的5D已经具有了红外拍摄能力,但是已经无法测光,并且只能全手动对焦。

标准光学头只要有红外标记线的应该就可以进行红外照片的拍摄,对于以前的红外胶片拍摄,对焦完成后,根据胶片的标号,再将焦面拧到对应红线。

通过拍摄的样片,zhaosg55又有了新的发现,直接采用自动对焦即可保证成像“清晰”,采用红外偏移后反而“模糊”。

采用自动对焦拍摄的照片

偏移置100 红线处拍摄的照片

偏移置70红线处拍摄的照片

zhaosg55看XBIS 标记,难道红外胶片的偏焦方案在数码机上可不采用了,要是这样真是个天大的喜讯。同时,zhaosg55也怀疑是否是自己操作不当。谜团一时难以解开。

开灯,采用AF对焦后,直接切换到MF对灯拍摄

关灯,再次拍照,奇异现象发生,只见一光束投射下来,当时环境可是完全黑暗。是穿透天花板拍到了楼上的灯光还是另有文章?想想还真够诡异的。

一系列的拍摄后,zhaosg55初步发现一些问题:

1.原本用在镜头外挂的滤镜(380元)价廉,内部好向不够细腻,成像细节有颗粒状;不过晴天没有拍过,不能确定是滤镜问题还是曝光时间较长产生的噪点,或是共同因素。

2.本次安装还是对滤镜本身存有疑虑:外挂滤镜能否用在CMOS处 ?是否应该选择更好的滤镜DIY ?德国?Canon ?

3.滤镜表面有尘埃残留,不过这不是问题。好处理!

2007年5月24日,zhaosg55用改装过的5D外出拍摄,遭遇沙尘天气。

改造红外5D第一张外拍

当时车上蒙有一层土和水痕,红外下居然看不到了

有点红外的感觉了

100% 截图

车子100% 截图(水痕还是有的)

经过室外的试拍,zhaosg55萌生了一些感触:

1. 850nm 滤镜几乎可以杜绝大多数可见光的干扰,具有较强的热成像性。

2. 曝光已经脱离原有经验,看似明亮的物体,出片后往往曝光不足;看似阴暗物体,出片后反而明亮有余。

3. 要想还原一些色彩,应该用 620~750nm的,更贴近现实。

zhaosg55为了证实之前的新发现,即:改造后的红外5D直接采用自动对焦即可保证成像“清晰”。他选择和1D Mark III拍摄的样片进行比较。

框内小图为,其上部旋钮100%截图。 镜头:180mm/3.5L

1D Mark III自动聚焦

框内小图为,其上部旋钮100%截图。 镜头:180mm/3.5L

红外5D自动聚焦 又是“黑白颠倒”,红外的眼中真奇妙(标牌处)

对比结果证实了红外条件下依然可以实现精准的自动聚焦。zhaosg55认为这是他本次DIY 测试中的最有价值的收获。

对于红外相机,网友们最感兴趣的应该就是用它来拍摄人像会是什么结果。于是,在网友们的千呼万唤下,zhaosg55冒着生命危险贴出一张用改装过的5D抓拍的人像照片。

街上抓拍

100%截图(手上的血管清晰可见)

手上的血管都能这么清晰的展现,因此,zhaosg55没敢拍摄此美女正脸,怕她和自己玩命啊!

另外,zhaosg55还拍摄了一些景象。笔者发现红外拍摄的照片都具有三维世界的感觉,和现实世界有一定差距。

滤镜上有些许尘点,zhaosg55决定再次拆机的时候再清理,毕竟目前只是试片,重要的是总结一些经验以备再次DIY。

阴天居然能够拍出云的效果

貌似有了冬天的感觉

草地和树木虽然都属植物,但对红外的感知能力却差异巨大

“清水”变“黑水”

同样是树木,红外下的表现差异巨大

编辑小评:zhaosg55真可谓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不得不让人佩服。整个DIY过程惊心动魄,当然zhaosg55是幸运的,他成功了。但是这份成功还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赞成非专业人士模仿,因为一旦失败将造成严重的效果,轻者损坏器材,重者将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希望大家看过此文章之后,能够吸取前人的教训,更加爱惜自己的器材,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毕竟能玩此类DIY需要一定的财力和承担一定的风险。

中国第一部红外5D诞生了,但是文章还未结束,zhaosg55拿着这部改造后的红外5D还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奇呢?值得我们期待!
(文章来源: 天极网

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