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

40D对焦EOS

EOS 40D是佳能公司于2006年3月推出的“EOS 30D”的后继机种。新产品有了不少变化,弥补了EOS 30D的诸多缺憾。像素由30D的820万提升至了1010万,搭载了高效的DIGIC III图像处理器,液晶显示屏也增加到3英寸23万像素。完全重新设计的自动对焦传感器(9个十字交叉对焦点),6.5张/秒的连拍速度。0.15秒后就可以进入到拍摄状态。一次可以拍摄75张大精细JPEG图像或17张RAW图像。40D的机身与30D一样为镁合金材料,CF存储卡处配备有专门的防尘保护盖。另外40D再一次对实况录音以及清洁功能“EOS Integrated Cleaning System”提供了支持。

40D的机身跟30D相比的话能明显的看出40D高了,宽了,拥有厚实、专业、稳重的手感。与手掌接触的地方都覆盖了手感一流的防滑橡胶。手柄的手感良好,厚度与高度都适中,若非手掌特别大,一般情况下都能满足拍摄者的握持需要。40D的机身与30D一样为镁合金材料。

由于液晶显示器扩大了成3英寸,因此在30D机身左侧位置配备的“播放”,“删除”,“JUMP”,“INFO”以及新设置的“picture风格选择”5个按键全部转移到了液晶显示屏下方。同时“菜单”,“easy直接”这两个按键由移动了显示屏的上方,并且新增设了使用大拇指操作的AF- ON按键。另外在取景器增加了ISO感光度信息。还提供“我的菜单”设置,可以注册每个菜单设置页和任何自定义功能下的顶层菜单选项,用户可以在“我的菜单”中最多注册6个项目。

3英寸的LCD,其亮度可以进行7级调节,而其菜单文字也相应增大增粗很多。回放图像时,可以以1.5倍-10倍放大拍摄图像,以方便摄影师检查焦点、构图和层次细节。

千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

EOS 40D的CMOS感应器规格为APS-C,尺寸22.2mm14.8mm。DIGIC III的采用,使明亮的高饱和度被摄体的色彩还原更加自然,自动白平衡更加准确,暗光线下的错误色彩和噪音信号更少,从而带来出色的影像质量。此CMOS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实现了ISO 100-1600(可扩展到ISO 3200)的感光度设置和优异的动态范围,光器输出的模数转换原件从12bit提升到14bit。现在每个通道可识别16384个级别的色彩,是原来12bit的4倍。

对焦系统

EOS 40D使用了全新的9点十字对焦系统,工作照度为EV0.5~EV18。而此前EOS 30D只有中间是十字对焦点,40D在对焦系统上的进步是巨大的,而且佳能声称中央对焦点可在F2.8及更大光圈下保证对焦精度,其他对焦点则保证F5.6的精度。

EOS 40D取景器具备95%的视野率,约0.95倍的放大倍率和22毫米的眼点,为用户带来舒适的取景感受。同时EOS 40D还兼容三块全新的可更换对焦屏(标准对焦屏,网格线对焦屏和超精度对焦屏)。

高光色调优先

40D使用了在EOS-1D MARK III上使用的可选的高光色调优先(Highlight Tone Priority ),主要用处是保证光比较大情况下高光部分不会溢出。启动后,相机的感光度会限定在ISO 200-1600。高光色调优先对于一些白色占主导的题材很有用,例如白色的婚纱、白色的物体、天空的云层等等,下图是使用高光色调后的示意图,可以看出高光区域细节保留丰富。这个功能非常的实用。在自定义功能里的“图像”项目中设置高光色调优先这一功能。

实时取景功能

40D的实时取景功能是一项十分实用的改进,能在实时取景模式下实现自动对焦。在实时取景模式下,按住AF- ON键后反光板将会复位,这时机身自动对焦系统运作,完成自动对焦后会有提示音,然后便可放开AF-ON键,恢复实时取景。但必须按住AF- ON键,等自动对焦成功的提示音出现后才能放开AF-ON键,否则只按一下AF-ON键的话,只会令反光板复位然后瞬间提升,自动对焦系统来不及运作。

AF-ON按键

迅捷反应,高速连拍

EOS 40D的另一个亮点是强化了连拍速度。先进的CMOS图像感应器高速4通道数据读取技术、DIGIC III数字影像处理器和更新的算法,EOS 40D的启动时间非常短,开机0.15秒后就可以进入到拍摄状态。再加上高速反光镜驱动系统,使得本机可以达到6.5张/秒的高速连拍,一次可以拍摄75张大精细JPEG图像或17张RAW图像。根据拍摄需要,还可以选择3张/秒的低速连拍,实现更稳定的拍摄。EOS 40D具备1/8000秒的高速快门和1/250秒的闪光同步速度可以满足摄影师对拍摄速度的要求。

1

佳能EOS40D不管是价格还是新加入的技术亮点,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惊喜。更好的手感、更好的功能、更好的画质,都令人满意。希望将来的5D后续机也就是一直猜测中的7D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文章来源: 天极网

智能驾驶行业 进入“强监管”时代